2025年11月21日

確診肺腺癌的省思

寫一下對於「為什麼罹患肺腺癌」的省思…

看了許多肺癌專書與文章都有提到,從 0.x cm 的小結節,惡化成 2cm 以上的腫瘤,約需 5-10 年的時間,所以我 LDCT 看到的 2.3cm (實際手術取出約 2.8cm), 是多年累積的結果。


台大團隊製作的肺癌治療流程圖


遠因:

1. 年輕時抽菸 - 國三開始少量抽,之後高中到大學、到出社會,一直抽到約 36 歲才完全停止,尤其 18 歲到 30 歲間,抽很兇。

2. 年輕時騎機車 - 從高中開始 (15 歲) ,到大學畢業後前幾年工作,在台北活動都以機車代步。早年都是含鉛汽油、不需要戴安全帽、自己也不想戴口罩,完全吸收大台北地區各種車輛的廢氣。


近因:

1. 原生家庭 -
a. 父母逐漸年邁,父親晚年身體不好,自己幫忙處理他的長照聯繫與預約,常常擔心安排不如預期造成兩老的不便。
b. 不足對外人道的無解糾結,雖盡量不讓自己捲入,但一直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想到兩老年邁以及之後可能的狀況,常常很擔憂。

2. 工作 - 求好心切,蠻長一段期間超時工作 (早上六點半前到公司,晚上六點半後離開,假日常會連線確認生產狀況、聯繫處理異常)
a. 2013-2018 廠區是位 "鯰魚型" 的主管,作風疾言厲色,自己為了生產表現以及保全所屬人員,需要思考許多對策。
b. 2019-2022 半導體需求爆發大拉貨,生產壓力爆表;之後成熟製程面臨紅色供應鏈惡性削價競爭,公司為了 cost  down,又有許多必須燒腦才能完成的 taskforces。

3. covid-19、2022 大選以來,台灣政治局勢愈趨險峻,藍白紅顛倒是非、毀台亂政的行為愈來愈不堪,自己常常為了新聞報導憤怒、不平。

4. 原本 2019 - 2021 間有規律的、一定強度的運動習慣,後來愈來愈懶,近三年多來家中的橢圓機都是荒廢的狀態。


長期累積因素:

1. 想做的事太多 (工作新職能 / 旅遊計畫+遊記 / 讀書 / 關注國內外時事 ....),不愛睡覺,長期睡眠不足。

2. 很不喜歡事情做得不夠好/ 不夠到位,不管工作還是私事,會給自己許多的期許與壓力。

3. 計畫控 - 會擔心很多還沒發生的事,可能的狀況都要先沙盤推演、畫流程圖、寫 to do list。


Escape Points:

1. 過於自信 - 認為自己活動量夠、飲食習慣也不錯,應該不會有什麼健康問題,只要每年做公司的例行體檢即可。
=> 公司另有提供高職等的高階健檢補助,我其實 2009 開始就可以每年去做高檢,卻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必要,一直到今年 A 說想做才一起去做。
=> 公司福委會因為疫情期間不能辦活動而累積了許多經費,去年開放補助所有同仁可以去醫院做心臟或肺部 LDCT (二選一),許多同事都去做了,我也不認為自己有必要去做。

2. 輕忽健檢報告的腫瘤標記數值
=> 公司每年的例行體檢,我都會自費加檢當年所有可以選的腫瘤標記。多年前曾經 "鼻咽癌指數" 偏高,去耳鼻喉科做內視鏡複檢沒有異常,醫師說鼻過敏的人這項標記很容易偏高,後續觀察追蹤即可。
=> 2023 公司多補助了一些體檢經費,加送三項腫瘤標記,結果其中 "CEA 標記” 稍微偏高 (spec 3.30, result: 3.90),當時並沒有認知到這是新的腫瘤標記,以為是之前的鼻咽癌指數,沒有放在心上,隔年 2024 的健檢就沒有這個指數的選項。
=> 結果這次去高檢,除了LDCT 看到肺部異常外,CEA 這個腫瘤標記已經異常偏高了 (>8.0...)。


反省:

人生的路無法重來,年少以來的生活習慣不管是好是壞,都造就了現在的自己,所以並沒有太多「後悔」或「早知道」的念頭。

但,如果可以倒轉,我想我最慢會在四十五歲開始善用公司提供的高階健檢福利(四十歲就開始更好),早期發現異常點、早期治療,早一點調整不良的生活習慣、早一點學習要放鬆一些,讓身體不要這麼辛苦。


感謝:

最感謝還是 A,今年若不是她,我也不會去做高階健檢,肺部的病灶就會繼續拖到更難處理。
9/2 被通知 LDCT 看到異常後,她一直用心陪伴與照護,一起研讀相關書籍、調整生活習慣、詢問醫囑…,真的非常辛苦。

很感謝新竹台大的醫療團隊(依接觸順序):

a. 胸腔內科張建仁醫師誠懇的建議、檢查安排,並迅速轉介外科醫師。
b.胸腔外科林齊葳醫師充分理解我們的擔憂,術前重要的檢查、手術時程的安排都幫忙了許多。手術過程中仔細確認、術後的復原關懷、以及追蹤檢查都很用心。且在病理報告出來後迅速安排轉診腫瘤科,讓我可以參加主任主持的藥廠 trial,儘速做 NGS。
c.外科 6C 病房專業又可愛的護理師們,手術前後給予我細心的照顧以及手術照護的衛教知識。
d. 腫瘤科李日翔主任,接手我的病歷至今,除了安排我參加藥廠 trial、免費做 NGS 檢測之外,每次回診都耐心說明、回答我們的疑問、安排各項追蹤檢查、給我們心理支持與建議。

也非常感謝知情同事、友人們的善意與祝福,以及各方的庇佑與眷顧。


期許:

期許自己能持續健康飲食、要睡飽、規律運動、學會適時放鬆,除了密切配合醫療團隊的治療策略外,也要朝李主任的忠告「加強心理素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