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

Goodbye, 2021

繼 2020,今年仍是 COVID-19 肆虐全球的一年,台灣辛苦守了一年多,本土疫情仍不幸在五月爆發,大家度過了三個多月的三級警戒,改變了許多生活、工作、消費習慣。期間經歷了確診與死亡病例大量竄升的階段、疫苗不足的難關,每天都有許多質疑、批評、引發恐慌的內外部聲音。所幸在防疫團隊、大部分國人(不包括中國黨、白黨以及巨嬰族)的齊心努力,以及國際盟友的贊助下,台灣成功地控制住疫情、疫苗陸續到位、施打率在中央鼓吹以及大部分地方政府的努力下穩定提升。八月下旬總算陸續放鬆管制,到處又開始出現報復性消費與旅遊的人潮。

在這樣國際一片慘澹、一波一波疫情肆虐、各國政府持續束手無策的狀況下,台灣有這樣認真有效率的執政以及防疫團隊,實在令人慶幸與感恩(當然,在中國黨與白黨的口中,我這樣講應該是 1450,但其實我是自帶便當的台灣隊)。

年底 Omicron 變種又在世界各地瘋狂爆發,希望台灣能控制住這一波新變種,更希望「變種來的愈快病毒傷害力愈小」,世界可以在明年擺脫這個從中國爆發出來的棘手病毒,站穩步伐重新開始。

新竹市光臨藝術節 - A Traveller(旅人計劃 - 風與海)
期待來年全球平安,大家可以再度背起行囊旅行去

要感謝的:

最感謝的還是長輩們順利度過疫情以及生活習慣改變的衝擊,健康平安

五月底前全台久旱大缺水,新竹市原本公告六月開始分區停水,結果五月底下了大雨,順利解除缺水危機

防疫團隊兩年來努力不懈、將士用命,成功克服了幾次危機。而在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後也能不畏譏讒的掌握疫情發展方向,做出幾次正確的決定,成功的在三個月內控制住本土案例(包含當時大家聞風色變的 Delta)。

在疫情爆發,台灣自己購買的疫苗遲遲無法穩定交貨時,日本與美國即時且多次贈與大量疫苗給台灣。尤其日本在贈與當時,政府與民間幾乎一致認為這只是回報當年 311 地震時台灣人援助的恩情,實在是邊看新聞邊流淚啊....。後來連歐洲幾個小國(立陶宛、斯洛伐克、捷克、波蘭)也陸續贈送疫苗到台灣,除了回報去年台灣援助口罩的友情外,也有自由之邦互相扶持的意味。

2020 東京奧運延後了一年,七月在眾多爭議中排除困難舉辦,開幕種種的感動、精彩賽事與運動員們動人的故事,總是讓人獲得滿滿的正能量。包含 Emma Twigg 超級勵志啟發人心的三屆奧運歷程(划船初賽時我第一次看到她就很欣賞她,google 了她的故事後直接 follow 她的 IG)、Tom Daley 奪金牌後感人的致詞、Simone Biles 的勇敢退出、Sunisa Lee 的家人在她確定奪得全能金牌後的狂喜....。最後是閉幕式的彩蛋:寶塚生徒們(除了在寶大公演中的月組外,花、星、宙三組 Top 控比以及上位生徒)帶著優雅昂揚的氣場列隊走到升旗台領唱日本國歌....!好久不見的小光就站在上面喔 ^_^


Emma Twigg 奪得金牌那一刻我都哭了

跟著 Tom 一起流淚....

寶塚生徒代表在閉幕式領唱了日本國歌
我眼裡只有好久不見的小光

年底公投在驚濤駭浪中,全數未過關且不同意大於同意,不管各方如何解讀選舉結果,總算成功抑制惡意以及誤導性公投可能造成的後果。除了感謝執政團隊以及台派們團結把不同意票成功催出來外,也不得不佩服執政黨在事前預估投票意向的能力,在最後一個月把催票力量用對地方了。

生活:

跟大多數的台灣人一樣,今年的生活大致分成三個階段:

疫情爆發前到處玩樂吃喝振興經濟 - 今年二月到四月比較特別的是週五、週六晚間,兩人如果在新竹,會從家裡走到護城河邊的掌門喝啤酒,我把他們幾支 IPA 跟 Ale 喝了好幾輪。喝完回程經過公園,時間對且幸運的話,會遇到主人帶著可愛的柯基犬出來散步,常遇到的兩隻 tri-color 都好可愛喔(阿肥 & 尼哥)。

原本新竹市要主辦今年的燈會,但因為當時有部桃的疫情而停辦,原本要請父母來市區飯店住一晚順便看燈會的,改成來賞花、看海、看夜景、吃餐廳&小吃。兩老對新竹市這幾年的改變留下深刻印象。

疫情爆發前的週末夜晚
常常在護城河畔喝精釀啤酒

疫情爆發三級警戒期間盡量乖乖待在家 - 簡單講就是母親節過後,歷經不能包粽子的端午節,再經過不能聚餐的父親節,一直到八月下旬疫情確定穩定後才陸續降級管制。這段期間一方面每天緊張地耵 CDC 記者會報告的數字與疫情走向,也會聽高雄邁邁言之有物的地方疫情記者會,一方面透過外帶或網購跟愛店以及產地農民一起度過困難。

WFH、分區分流上班、不做城市間的移動、不回去探望長輩、每次出門後回到家的高規格清潔習慣(這個一直延續現在)....等等。要不斷告訴自己:保護好自己與家人,不要造成醫療負擔就是我們能做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防疫工作。

記得一開始出現「校正回歸」數字時,輿論有很多爭議,但是若需要正確判斷趨勢,這確實是必要畫出來的一條線(其實我們實務上在做任何研究分析,時間差的變數本來就需要校正)。當時自己為了平緩自己的緊張,不想看媒體上的天花亂綴。每天依據 CDC 公佈的數字做一個自己看得懂的表,確定校正回歸數字以及病例數隨著時間軸過了波鋒後有逐漸遞減,心理多少也踏實些。

疫情爆發後的半個月
自己追蹤每天校正回歸的數字判斷趨勢


三級警戒期間,餐廳都禁止內用,真的是餐飲業非常艱困的時期。我們幾乎每個週末與放假日都會打電話去外帶 the Melting Pot 的咖啡與餐食,每次都點一模一樣的內容。

三級期間每個週末都去外帶鍋子咖啡


也常常去外帶我們很喜歡的 FOX.CONE 的 scones,每次都點好幾顆裝一大袋回來冷凍再慢慢吃(就算復熱也很好吃)。

疫情期間也吃了很多好吃的 Fox Scone


農漁民因為疫情影響銷售通路,我們透過網購平台訂了好多自己要吃、也訂給長輩、乾兒女們分享的各式農漁產品:高雄漁獲、荔枝/ 玉荷包、愛文/ 金煌芒果、拉拉山/ 泰岡/ 梨山水蜜桃、苗栗/ 台中梨子、六龜/ 屏東蓮霧.....,今年真的是吃了好多新鮮美味的國產水果,幾乎水果月曆上有的都吃到了。

好好吃的玉荷包


疫情情穩定後再度到處玩樂振興各產業 - 九月開始疫情持續穩定,原本管制的各行業逐步開放,我們也開始恢復放假日到處吃喝、支持愛店的「自我振興」。除了疫情前就會去的店之外,最開心的是看到 IG 上 Yichen 分享在市區的墨西哥料理店「El Mundo」後找了時間去嘗試,一試成主顧,在市區又多了一間愛店。


El Mundo 用心將 taco 做出美味與精緻度

原本的新竹燈會活動延期,一直到疫情穩定後的秋天轉型成「新竹市光臨藝術節」舉辦,持續約兩個月的藝術表演、展覽、燈光秀等活動,讓本來已經打造的很漂亮的新竹舊城區更加夢幻美麗。

十月底、十二月初各有一次帶父母出遊,事前都刻意挑了氣象預報是好天氣的日子請假,也很幸運預報都蠻準確的:十月去新埔看紅柿子+新竹市吃大餐+石門水庫,十二月初則是到「小森之歌」看落羽松+氣質午餐+城隍廟小吃下午茶,感覺兩老能在車上放鬆聊天,下車後行程不會太累,在好天氣的幫忙下又能拍到好看的照片,都蠻開心的,多少解放一些疫情警戒期間悶在家裡的鬱卒感。

十一月初則是A媽來玩三天兩夜,第一天我們去參觀在香山區的藝術節裝置藝術,當天天氣好得不得了,海與天空一片不同層次的藍色,非常賞心悅目。第二天則是看介紹到芎林的「小森之歌」走走,看落羽松與大草原,在園內用午餐,拍很多美照。也是因為這次經驗很不錯,決定十二月要帶父母來參觀。

小森之歌的氣氛、美景、健康餐食
讓A媽以及兩老都很滿意


旅行:

一月在 Hyatt 過A的生日,吃了我最喜歡的彩日本料理,晚上再到 GB 吃喝一番。

一月上旬 台北君悅

原本計畫五月下旬的週年紀念,要住去年底入住經驗很好的 W Taipei,房間也都趁早鳥價時訂好了。沒想到五月初開始本土疫情爆發,尤其台北市是重災區,只好把房間取消,想說延後到七月初的註記週年再去,或者八月再去過情人節。但持續眼看疫情期間,首都市長與團隊令人傻眼的無厘頭發言與防疫(亂?)作為,兩人實在一直提不起興趣特地到首都去消費....

一直到雙十連假前,想趁週年慶前先去逛逛以前常去的櫃位,才終於決定到 Le Meridien 過一夜(當時的價錢實在很漂亮),除了享受他們一直很優秀的整體舒適感,也體驗他們在疫情後的應變調整。

10/10 Le Meridien

10/31 原本是同志大遊行,今年取消實體遊行改成線上活動,原本高價訂好兩夜的 W Taipei 知道實體遊行取消後就退掉了。後來發現房價降到了歷史低點,決定訂回一晚,畢竟去年底入住的各方面經驗都蠻美好的。實際入住後,說實話對今年他們調整的狀況有點小失望....

10/31 W Taipei

十月的兩次同集團、同等級(幾乎啦)、同區域、不同品牌風格的飯店經驗,讓我重新對這兩間飯店重新打過分數,也對十一月兩個晚上的選擇有了新想法。

給這兩間喜歡的 Hotel 打分數決定下次住哪間

整體衡量過最後決定,生日假期要住 Le Meridien,在這裡舒服的度過兩個晚上。當然也去享用了我最愛的「彩日本料理」,在附近走路逛百貨、吃喝、為了要趁印象還很清楚時跟 El Mundo比較,還特地走到 MASA 吃 tacos,順便逛了好久沒逛的臨江街夜市。也在這裡開了我們去年趁特價入手珍藏的一瓶 Bourgogne。

十一月下旬 Le Meridien 住兩晚

珍藏了一年多的 Bourgogne 在生日當天開瓶了

運動:

去年十一月開始,每天平均 700kcal 的運動習慣一直努力維持到四月。五月疫情開始,太多資訊干擾、心裡太多焦慮,影響到運動的心情,運動習慣也因而怠惰,最低的六月甚至平均不到 500kcal...

一直到七月開始想要奮發,一方面奧運期間有太多「冰塊肌」以及美好體態的刺激、一方面也因為重要比賽期間,自己不想盯著電視「帶塞」在乎的運動員,只好一直到旁邊面壁跑步(哈哈)。之後又掉回五百多,十月才開始從 600 緩步上升。真真實實印證:好習慣養成需要毅力與耐心、壞習慣則根本不需要養成...

整年平均 move 為 640kcal,去年則是 648kcal(說來慚愧,2019 是 693kcal) 

希望明年能夠好好維持自己理想的 move target,今年的經驗是:只要偷懶三個月,體能與運動強度要再回到之前水準,會更辛苦。

下來很快上去很曲折的 move trend...

跟運動有關的還有一件事:十月住 Le Meridien 時,去逛了很久沒進去的 lululemon(前幾年逛過一次,發現他們多數產品都是中國製後,不管大家怎麼推薦有多好穿,對這個品牌完全沒有興趣)。這次發現他們的產品已經都不是中國製的了,甚至瑜珈墊還是台灣製的哩。後來陸續入手了他們三種經典材質的運動褲、以及自己覺得很好穿的一款運動內衣,穿著運動起來,真的有不一樣的感覺喔!


閱讀:

從一月到四月的主軸是重讀 Paul Auster,手上有的:紐約三部曲、in the country of last things、moon palace、the music of chance、巨獸、幻影書、神諭之夜、Brooklyn follies、travels in the scriptorium、man in the dark、invisible、sunset park、4321。有中文版的就中英文一起讀,沒有的就讀原文,很認真地找工作與運動的空檔。最後一本 "4321" 因為太大本不好帶先擱著,後來有更想讀的書這次就失之交臂了。以前比較年輕時我最喜歡的是 moon palace & Brooklyn follies,這次重讀則把 sunset park 也列入最愛之一。

一月底插了兩本新書:第一人稱單數(搶到限量書封版,還特地把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1 第三樂章叫出來聽到底有多搖擺,也重聽了幾遍 Schumann 的 Carnival,但仍找不出喜歡它的理由)、風之電話亭(今年是 311 十週年,讀這本書好揪心)

三月也有兩本新書:重譯的「異鄉客」(我的舊版已經分崩離析好幾年了)、「黑森林的白玫瑰」( 因為拜訪過慕尼黑大學內的 DenkStätte Weiße Rose - White Rose Memorial,讀起來更有感)。

而興沖沖搶訂何穎怡精心翻譯,作者親簽版的「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卻讀不到 1/3 就讀不下去(可能對我當時的狀態而言,實在無法承受這樣攤開來呈現的、太赤裸裸的傷痛:really not in mood for reading this beautifully-self-healing confession...)

五月初開始重讀 Philippe Claudel 的舊作:波戴克報告、林先生的小孫女、灰色的靈魂、調查,前三本我之前就一直很喜歡,每次讀都會有不同的心痛與感動,「調查」之前只讀一次,並不是很喜歡,感覺有點太冷太譏諷,這次重讀反而讀出新的體會,覺得這本其實是克婁代後期作品風格走向的轉換點,當時寫下的感想:「當年沒有很愛這本,重讀反而被浸泡在巨大虛空與無力感的調查員給吸引了」

五月底是 Zadie Smith 的新書「搖擺年代」,翻譯真的很糟糕 (ex: "感激我有兩位已婚的父母”?)好幾次氣到想把書甩到地上,但實在故事太吸引人,還是慢慢地認份讀完(讀了好久就是)。然後是 Sally Rooney 出道作品「聊天記錄」(很好閱讀的故事、流暢的情節,也透過她的兩本作品,了解愛爾蘭年輕一代「知識份子」的都市生活)

七月初因為翻書櫃找東西(小英十年前的簽名),翻到買來一直沒動的「克雷的橋」,決定先重讀「偷書賊」(好幾段還是會流淚),再讀「克雷的橋」(是深沈的家族故事,刻意用很壓抑的敘事方式,但讀著讀著心痛感會愈來愈重,然後默默流淚)。

奧運賽程差不多結束的八月初,開始兩本新書:「喜鵲謀殺案」(是雙重推理故事,讀了這本對英格蘭南部有比較明確的概念)、「樹冠上」(出乎意料的,這本讓我非常喜歡且收穫良多,幾乎是迫不及待地讀完,很多段落不由自主緊張地豎起寒毛,還常常邊讀邊仰天喟嘆「天啊!」- 對啊,好好思考,為了明日的世界,什麼是我最該做的一件事...?

自從 1Q84 十年前上市後,每隔三四年的中秋(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在中秋節前後)就會想拿出來重讀,今年就是這樣。只是這次我的青豆有綾瀨遙的臉(哈哈,因為前幾個月A在看「天國與地獄」,我在旁邊也看了幾段),重讀完 1Q84 接著是重讀 「the long goodbye」(實在還是無法欣賞馬羅的大男人主義)與「暗店街」(易讀的故事、晦澀的記憶與歷史)

九月底十月初買了兩批新書:第一批是「女孩、女人、其他人」(這本等中譯等了好久)、「氤氳之城」(就很薩豐的風格,喜不喜歡見仁見智)、「戰時燈火」(好看,悲傷但也帶著希望)、「無法平靜的夜晚」(荷蘭新生代作家,有點成長小說的意味,可以了解一些些生活在歐洲鄉間的年輕世代的日常),第二批是「大疫年代十日談」(每一個短篇都很有趣,有的很具啟發性,這本我一直在等原文平裝版,沒想到中文版先出版了)、「黑水燈塔船」、「大師」(後面這兩本托賓的經典作品是我自己的新書,不是新出版的書,讀了一方面覺得好可惜:我怎麼現在才開始讀...,一方面也覺得很開心:還好有開始認真讀...),整個第四季就是泡在這些新書裡面。

要特別提「女孩、女人、其他人」(因為很期待,博客來延遲出貨還被我客訴了 - 10/1 上市,博客來卻一直顯示調貨中,當天特地跑去實體書店看,貨架上明明就有書,結果一直到 10/6 我才收到書),這本小說講同志、性別、階級、世代、以及種族,講得非常動人、非常有趣、也非常引人自省。以下是 10/13 的讀後感:

邊讀邊爆哭、大笑、皺眉、嘆息…
有似曾相識的放肆憤青時期
有躍然脫出的現今年輕世代
有需要重新學習的性別光譜與國家族群課題
今天提早下班珍惜地讀完最後一章
真的非常好看
尤其對各角色們的「曾經認同」與「幾十年人生(磨難?) 後的調適」有程度不一的認同與蒼涼感
原以為「樹冠上」會是自己今年最喜歡的新書,這本贏了…

因為太喜歡,後來十一月再買了原文版來讀(同一張訂單的 "An American" 還沒有開始讀)

今年最喜歡的兩本新書


工作:

一直只有更忙碌沒有最忙碌、不斷的挑戰與被挑戰,某方面甚至可以說是經歷了大破大立的階段。而所幸一直兢兢業業做足準備,慶幸團隊總算能一關一關的往前走...


Our Home:

三級警戒期間,為了減少出門次數,一次都是採買大量食材,也會網購生鮮食材,有一天突然發現我們的五門冰箱好像不太冰了!溫度更冷時應該會自己啟動的 Eco Navi 已經很久沒看到燈亮了!客服指派的專員來電了解狀況後,認為可能是板子壞了需要更換(這台用還沒滿十年耶...),如果要修的話,請我們把冰箱清空後再跟他約時間。

兩人商量後,因為這幾年上班日都是A準備便當,晚餐多在家裡吃,食材準備量已經跟當年買那台五門冰箱時以不能相比,再加上疫情持續,在家的時間更多,決定乾脆換一台大一點的冰箱,而且還要多買一台冷凍櫃,避免冰箱長時間 over loading。 

survey 後決定買六門的 Hitachi,而冷凍櫃則找到一台非中國製的 Mitsubishi(本來很苦惱市面上的冷凍櫃就算是日本品牌,也幾乎都在中國製,差點要放棄....),當時因為國際貨運大塞,兩台都說要等,半個多月後才到貨。

確定新冰箱要送來前,把舊的香檳金 Panasonic 五門冰箱清空、裡外都擦乾淨,兩人抱著她,謝謝她將近十年的服務,也為了這半年來讓她太吃力工作,跟她誠心道歉,希望她能好好休息...

廚房的新成員 - 大立與小菱


A 說想要一個地球儀說了好幾年,每次都被我嫌不好看以及佔位置而收手。四月在嘖嘖看到有烏克蘭製的「實木組合地圖」在集資,看介紹影片深深被吸引,認為這個可以貼在牆面的世界地圖好看、夠大又不佔空間,而且還可以依需求選顏色、大小。量好牆面適合的尺寸、挑選適合家裡擺設氣質的顏色後,就下單了。

原本集資計畫是預計八月會到貨,但因為原廠以及國際船班的問題,一直拖到十一月中過後才拿到。組合完成效果還真是不錯(只是其中有三個北極洋的小島被我不小心當垃圾丟掉,只好自己想辦法「做」出來),跟A兩人常常坐在地圖前指指點點的,講有去過的地方、講新聞發生的地點、講影片或聽到別人在討論的地方...,獲得很多樂趣。



娛樂:

運動賽事除了七八月間的奧運之外,還有六月底開幕的歐國盃足球(也是因為疫情延後一年),這次德國早早被淘汰,最終決賽由義大利與英格蘭爭冠,最後義大利以罰球勝出。這不但印證了我一直認為的:足球強權需要十年生聚才能養成,走到最頂尖的世界杯冠軍後就是沒落的開始,也印證了有些足球魔咒是無法被破解的:例如英格蘭的罰球....

六月下旬疫情相關輿論最亂糟糟的時候,實在讀不下書,付費下載了一套以前在 XBOX 玩過的 RPG 來打發下班時間:Jade Empire(最想重玩的 Dragon Age 或 Fable 都沒有 Mac 版),用macbook 的鍵盤操作竟也能把遊戲順利完成,還重溫了我的女主角跟 Princess Lily 的戀情。


因為疫情的關係,今年寶塚公演的威秀中繼停了好幾個月,而網路中繼只開放給日本國內才能購買、收看。為了能好好看小光,survey 了一套評價不錯的付費 VPN。總共看了花組小光的兩場大公演+兩場小公演,以及一場月組的大公演(為了看好久不見的小杏子),到年底威秀中繼已經售票,反而已經習慣在家裡自在地看中繼了(雖然沒有中文字幕,但反正我只是要看小光,戲有沒有看懂好像從來不是重點,有字幕反而會分心....<=? )。

而已經退團兩年(對,小光在今年 11/25 已經上 Top 兩週年)的小海,年初跟外部演員合作再演的「ポーの一族」,台灣有透過 KKTIX 網路中繼,考慮再三還是買了票,看了以後更想念當年光海合演的那個令人揪心又臉紅的版本(看今年這個版本的阿朗出場時,我跟A不約而同的發出難以名之的怪聲...)。

今年都沒有進電影院,用 Netflix 觀看的少數影片幾乎都是從跟 LGBT 相關的片子(因為有 VPN,在其他國家的 Netflix 找到幾部之前錯過的電影),比較有印象的:Pray Away、Vita & Virginia、Disobedience。

無限列車在 Netflix 上架時,又重看了一次,還是大哭!十二月底看了有兩位女神演出的 "Don't Look Up"(本來還覺得好笑,愈看愈覺得實在太警世,後半段根本是眉頭深鎖笑不出來),打算要看完 "Unforgettable",但只看了 1/3(應該會找時間看完)。

一直想看的 "Human Voice" (Apple TV 有) 以及 "French Dispatch" (我竟然不知道台灣十二月上旬就上映了),希望明年一月能找到時間看。

太忙也太沒有耐心追劇,影集只看完短短六集的 The Chair(好喜歡 Holland Tayler & Sandra Oh)、鬼滅之刃無限列車影集版(只有七集,雖然已經看過電影還是常常一直哭,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終於洗清我對伊之助的誤會)、遊郭篇沒有時間每個禮拜追進度,只看到第三集。


音樂:

主要還是從 Spotify 聽音樂,沒有買實體專輯,iTune 整年只買了兩張:Brandi Carlile & Adele

今年聽了好多好多的 Martha Argerich(她今年剛好過八十大壽),運動以及走路時也聽了很多流行樂。

跟音樂有關的影像很喜歡的有:從 Amazon Prime Video 觀看的 Pink - All I Know So Far,十一月 Adele "30" 推出前後的幾個專訪 & 在 Hollywood 以及 London 各一場現場演唱(真的好喜歡,感謝好心的朋友分享),以及 12/23 Martha Argerich 跟 Maria Pires 兩位鋼琴女神在日內瓦的精彩聯手演奏。

my 2021 Spotify wrap-up

如果要選今年最喜歡的三首流行歌曲,我的選擇:What Other People Say (Demi Lovato)、All I Know So Far (Pink)、I Drank Wine (Adele)

另外,ABBA 分道揚鑣 40年後再度合體的錄音室專輯 Voyage 於今年十一月上市,九月初看著第一首單曲 I Still Have Faith in You 的 MV,真的是感動又感慨!當時在 FB 寫下的心情「雞皮疙瘩、熱淚盈眶,這種感動,是承受年年歲月後的 privilege...」


紀錄幾位離開的人:

年輕時聽很多搖滾,今年 the rolling stones 的鼓手 Charlie Watts 過世了(他是我認為最有氣質的搖滾樂團鼓手)

神田沙也加 - 我知道她是因為她會出現在我 follow 的日本舞台劇相關 twitter,且年底正跟著寶塚 Top 退團的朝夏まなと一起巡迴公演很受好評的「My Fair Lady」。看到新聞以及相關對她出道至今的種種報導(我這時才知道她有著名的父母)實在忍不住心酸流淚...

開創黑人女權學術理論,啟發無數後代相關領域學者的 bell hooks


其他要記錄的事:

4/2 令人難過的台鐵事故

今年是高中畢業30年,被邀請加入非常熱鬧的同學 line 群組,看著其實很不熟的同學熱絡的對話,自己的隔閡依舊。中秋節前找了時間自己去母校外的圍牆走一圈,看著光復樓,心頭一緊,眼角竟開始泛淚...(唉.....)

美國在八月突然宣布正式從阿富汗撤兵,塔利班政權輕易重掌政權,造成阿富汗國內的民權倡議者以及已經習慣享有部分女權的女性嚴重恐慌。後來幾個月的事實證明,其境內人權、女權嚴重倒退的程度比預想的猶有過之....

12/29 香港警察逮捕立場新聞的六位相關人士,撐到最後的立場新聞宣布解散...


需要持續關心的事:

12/18 年底公投後的選舉鐘擺效應、民意趨勢

明年 1/9 中正萬華的罷昶以及台中二選區的補選結果

DPP 硬推新竹縣市合併的爭議與反彈,雖然林市長 12/27 宣布不選,但仍難以弭平這個議題引發的 side-effect,傷害會到什麼程度需要持續觀察

歐洲各國、尤其德國的新政府、反中制中的力道、範圍、以及持續度

台海、亞太地區以及俄烏邊界的緊張情勢與局勢變化

COVID-19 持續變種是否如醫界預測朝「感冒化」發展,國際間的旅行管制是否可因此陸續鬆綁

高端何時可以通過國際大多數國家認可為有效疫苗


今年十一月底在南寮錯過了夕陽
但拍到一張自己很喜歡的照片
真心期望新竹市愈來愈好、台灣也愈來愈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